产品中心
本报独家报道
前比利时甲级联赛球队圣特赖登主席德克·德费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首次公开谈及2024年球队争议性球员布彭扎的离队内幕,德费尔明确表示,布彭扎被排除出球队阵容“纯粹因多次违反队内纪律”,并强调自己对其涉嫌吸食笑气的报道“毫不知情”,这一表态再度引发足坛对球员行为规范与俱乐部管理责任的讨论。
纪律问题成离队主因
2024年初,圣特赖登突然宣布将当时的主力前锋布彭扎移出大名单,并终止其训练资格,这一决定在比利时足坛引起轩然大波,部分媒体猜测其与球员的健康问题或场外丑闻有关,德费尔在采访中驳斥了此类传闻,并详细列举了布彭扎的违纪行为:“他在三个月内无故缺席四次训练,多次在团队会议中迟到,且拒绝遵守教练组的战术安排,俱乐部曾多次私下警告,但未见改善。”
德费尔进一步解释,球队管理层在与教练组协商后,认为布彭扎的态度“已对更衣室氛围产生负面影响”,最终决定与其解约。“我们的目标是维护球队的长期利益,而非针对个人。”德费尔补充道。
笑气风波与俱乐部回应
尽管德费尔坚称对布彭扎涉嫌吸食笑气一事“从未接到正式报告”,但比利时媒体《足球周刊》在2024年8月披露的一组照片显示,布彭扎曾在安特卫普一家夜店外被拍到手持疑似笑气罐的设备,该报道迅速引发公众对球员职业素养的质疑,部分球迷甚至批评圣特赖登“管理失职”。

对此,德费尔回应称:“俱乐部仅能基于已知信息做出决策,若当时掌握相关证据,我们会采取更严厉的措施。”他还指出,职业球员的私人生活虽不受俱乐部全天候监控,但“一旦行为触及法律或道德底线,球队绝不会姑息”。
足坛争议:笑气危害与球员监管
布彭扎事件并非个例,近年来,欧洲足坛多次出现球员滥用笑气的案例,2023年,荷兰球员范德贝克因在派对中吸食笑气遭阿贾克斯罚款;2024年,英冠一名年轻球员因长期使用笑气导致心肺功能受损,被迫提前退役,医学专家指出,笑气虽在部分国家属合法娱乐性物质,但过量使用可能引发神经系统损伤与运动机能衰退。
这一现象也暴露了俱乐部监管体系的漏洞,欧洲职业足球协会(EPFL)2024年发布的报告显示,仅42%的俱乐部对球员场外行为设有常态化评估机制,前曼联教练组顾问保罗·拉什顿评论道:“现代足球中,球员的心理健康与行为管理应成为俱乐部核心工作,而非事后补救的环节。”
布彭扎的现状与反思
自离开圣特赖登后,布彭扎一度尝试加盟土耳其二级联赛球队,但最终因“状态不符要求”遭解约,这名27岁的前锋仍处于无合约状态,其经纪人近期接受采访时暗示,布彭扎“正接受心理辅导并期待重返赛场”,但未具体回应违纪与笑气事件。
业内人士分析,布彭扎的职业生涯转折点与其个人选择密切相关,前比利时国脚范布伊滕指出:“天赋并非球员的唯一通行证,缺乏自律的球员往往难以在高压环境中持续发挥。”
俱乐部管理模式的演变
布彭扎事件也促使更多球队重新审视管理策略,2024年以来,包括安德莱赫特、埃因霍温在内的多家俱乐部增设“球员行为顾问”职位,通过定期心理评估与法律培训强化对球员的引导,圣特赖登则在解约布彭扎后引入了更严格的纪律条款,要求球员签署“职业承诺协议”,明确违规后果。
德费尔在采访末尾强调:“俱乐部有责任保护球员权益,但更需确保团队整体利益,未来的足球管理必须平衡人性化与规范化。”

布彭扎的案例折射出当代职业足坛的复杂挑战——如何在追求竞技成绩的同时,构建健康的球队文化,随着公众对球员行为关注的升温,俱乐部管理与球员自律已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,唯有双方协同努力,方能真正实现“足球不止于赛场”的深远价值。